社會工作結合大數據,讓服務走在更端 – 高風險家庭預警系統開發

社會工作結合大數據,讓服務走在更前端

夜半傳來孩童的哭啼尖叫,參雜男女雙方的叫罵嘶吼,斷斷續續撞擊與物品從高處摔落的聲響,社區家戶內的小燈斷斷續續在不同樓層亮起,不論是誰三更半夜聽到這樣的聲響,都會讓人害怕、恐懼與猜疑,是不是家暴?會不會是虐童?近年來,政府與相關單位在各大媒體播放保護專線等政令宣導,但是,礙於社會文化、民俗風氣的影響,「家醜不外揚」、「外人不要干預家內事」的觀念仍存在部分的民眾心裡,趨於安靜的回饋將可能養出一個高風險的家庭,猶如社區內的一顆未爆彈。

根據衛福部保護服務司105年度,接獲兒童少年保護通報統計已經超過5萬筆,而兒童少年的受虐年紀通報記錄多數落在國小階段,女多於男。這還不包括那些尚未被通報的弱勢家庭,以及不適合安置但處於高風險的家庭。

科技提升助人工作者工作效能

漢慈公益基金會由新竹科學園區銷售半導體設備大廠漢民集團於98年成立,主要是看到弱勢家庭兒少問題與需要。畢業於清華大學-經營管理碩士副執行長,協助高風險家庭近10年經驗,深深感受社會工作者除了專業、人格特質以及旺盛的熱忱與愛心之外,若能透過完善的大數據系統,不僅加速社工師找出弱勢家庭可能潛藏的問題,更可以讓初接觸社工的職場新鮮人,在面對各種不同風險的個案,藉由過往的資料找出蛛絲馬跡,減低家庭風險與兒少、婦女受暴的可能。

有鑒於此,漢慈透過專業經驗、彙整服務紀錄..等這些寶貴的資料,結合資料科學的學者、資訊團隊,找出危險因子再用科學數據分析,創建1.0版「高風險家庭預警系統」,巧用「紅黃綠燈」做為家庭風險評估,共分為5級、267個危險因子,系統猶如社會服務工作的防毒軟體,快速找出危險因素、確立處遇目標及優化執行,輔助社會工作者面對不同服務對象輕重緩急需求智庫。

受邀國際研討會為台灣的NPO爭光

高風險預警系統背後的數據分析,採用開放軟體R程式語言作為系統編碼,將大量的歷史資料作科學分析、建構模組,找到危險因子進一步的預測並且處遇優化,讓大數據資料能夠應用服務不同領域。而一年一度世界各國爭相發表的R程式語言學術研討會在比利時舉辦,很幸運地漢慈公益基金會受邀此研討會,與google搜尋、雀巢等國際品牌一同發表,這次受邀單位共78名幾乎都是商業研究居多,而漢慈公益基金會所創建的「高風險預警系統」則是裡面唯一的非營利單位。

目前漢慈公益基金會結合民間科技資源及技術研發2.0版,將來能應用在服務不同領域社會工作,串起公益Supply chain服務效率,使的助人工作者走在服務前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