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持之以恆」說的容易實際執行卻不簡單,木工課程就是秉著這樣的想法而成立。從手握線鋸,一手壓著木板,一手拿著線鋸努力鋸斷堅硬的實心木板,至少需要2-3次課,重點是,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校的功課寫作,才能繼續木工課程完成自己獨一無二的創作。其中一個作品是用木板製作家的門牌,門牌是孩子累積數個星期親手做的,涵蓋了對家的愛與敬仰。
剛開始接觸木工,從傷害力較小的線鋸開始操作,費力鋸斷一塊木板,再用鉛筆在木板繪製姓氏及圖案,孩子們的想像力奔馳在木板上,不管想創造什麼,都需要自己動手去做才能點石成金。孩子們的手臂力氣小,經常需要同伴的幫助,所以在教學現場經常看到「你幫我壓木板,讓我專心用線鋸慢慢鋸斷木板」,或是「你累了,換我來,你先休息」。過程中,培養了孩子們的想像力、實踐力、藝術創作、團隊合作以及和諧的人際互動。木工課,是一堂鍛鍊毅力、人格涵養與藝術創作的課,而且帶給孩子們更多想像力。
有些孩子會害怕操作線鋸,擔心不小心鋸到自己的手,為了減輕孩子想像中的害怕,先讓孩子在旁邊觀看,了解只要遵循老師的提醒與教導步驟,會受傷的情況並不多,透過循序漸進的引導讓孩子產生信任感,相信工具不會傷害自己,也不會無故傷害別人。漸漸的不知不覺中,孩子會主動伸出手幫同學壓著木板,或勇敢的握著線鋸,將自己的創意發揮在木板中逐日成形。 經過一學期的木工課程,孩子們除了要自律且主動完成功課寫作才能上木工課,也保持堅毅的精神完成每次進度,這是一堂必須什麼都自己做的課,也是一堂自在快樂學習的課。相信孩子們能感受到,「學習不一定都要坐在教室或椅子上,只要能學習,不同型式的教學方式都是在學習。」